金沙js93252


    9月23日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活动在成都天府农博园举行。在全国众多知名参展企业中,来自成都本土企业推出的“空中农场”引人关注。

    “空中农场”的收获包括“空中蜜桔”“空中秋葵油”“空中辣椒”等一系列“空中”有机农产品。

    YD_cnt_42_01F9vnw6gLYa.JPEG

    丰收不局限在地面的农田,空中的农场也可以实现丰收 。”四川科道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通过“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为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建设了“空中农场”,这些“空中”系列产品均是在立体墙上进行种植,不占用耕地 。

    “空中农场”大丰收 :

    都市中的田园风味

    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新安社区六组,这里有“空中农场”的设计原型 。

    “农场里的辣椒、香葱、韭菜、小白菜 、莲花白等10多种蔬菜都长得很好,大丰收了 !”基地负责人曾兵告诉记者,这个“空中农场”布局在一栋6层试验楼的外墙上,墙体的内外两侧均种有各种果蔬 ,并配有补光和滴灌等智能系统。

    曾兵介绍,“空中农场”不仅可以建设在新楼里,也可以改造在老小区里 。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是立体多层式的 ,与传统平面大田模式相比,将土地资源和空间的利用做到了极致。如果按照每户建筑面积106平方米计算 ,该项目可以为每个住户制造150平方米耕地。

    “我的房屋是改造过的,在外墙和阳台改造出了60多平方米的土地,种上这些果蔬 ,完全够用了 ,真的是很省钱。”成都市民张先生生活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区,通过箱体盛装“制造耕地+滴灌”的新模式 ,让张先生在楼房上种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都市家庭农业新模式:

    一年四季果蔬自给自足

    YD_cnt_42_01F9w1TZFO0H.JPEG

    在样板楼 ,记者看到,楼下的鱼池、楼上的果蔬、楼前的树椅、楼里的新式污水处理系统……这些都是一种都市家庭农业模式的新探索,不仅低成本 ,也可自给自足解决全家一日三餐 、全年四季应季的优质果蔬问题。

    家庭农场具体如何运作 ?菜苗、土壤来自哪儿?由谁来负责种植呢 ?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 、四川科道农业公司总经理冯建路表示,该项目种植用的箱体是专门设计的 ,可拆卸安装,便于替换;土壤经过了精心改良,并定期替换进行休耕 ;蔬果幼苗,是经农业工厂育好再移植过去的 。

    同时,科道农业在3000多种果蔬中,择优选择其中的340种进行培育,提升种植成功率 。居民只需要在每年年初的时候“点好菜” ,决定具体要种什么,成熟了即可采摘食用。市民可自己种植,也可委托给物业种植。

    院士级专家点赞:

    系统超前 可复制推广

    YD_cnt_42_01F9wHEmEhZA.JPEG

    据介绍,“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包括生态建筑、有机农业、环境治理、绿化产业化价值4个子系统,利用城市房屋阳台、走廊、墙体,规模性地开展立体有机设施农业生产 ,将果蔬种上楼房,努力让城市高楼变成“棵棵大树”。

    “当家庭菜园全部搭建起来后,远远望去就像是一道‘翠绿幕墙’,城市的‘水泥森林’也会变成‘农业森林’。”该项目创始人宋志远表示,该智慧系统在几乎零成本的模式下 ,对外零排放零污染,实现了碳中和。

    国际欧亚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在城市的空间营造农业场景,都可以打造这种在垂直立体空间上,拓展耕地空间,向空间要土地,在城市里面可以自己生产一些食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原院长唐华俊在参观考察科道农业的基地后,充分肯定了“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 ,认为该系统绿色低碳环保,非常超前,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方耀 责任编辑 郝燕萍 编辑 常莉娟 图片 陈方耀 审核 张渝

    (新闻内容来自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XML地图